小米“饥饿营销”:一路缺货被指骗局

作者:联合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4-03-09 19:40:42
来源:联合网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叶前、高少华、黄安琪)15日,小米电视开启首轮抢购,首批3000台只用了1分58秒的时间就被一抢而空,智能互联网电视看似受到了狂热追捧。然而,“技术派”网友直指小米涉嫌制造虚假抢购,让一路伴随饥饿营销“骂名”的小米再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只让消费者“看着美却得不到”的饥饿营销,恐成为IT界的笑话终遭用户抛弃。

  饥饿营销——按钮被疑虚假,“热情”会不会虚假?

  伴随小米电视抢购,舆论漩涡、业界骂战、“米粉”抢不到产品又爱又恨的情绪化吐槽……这些在小米手机发售时出现的场景,再次重现。一路以来,这些都被看做小米保持公众高关注度、甚至引领业内话题的“法宝”。

  在抢购失败后,技术派网友“TNITF”发微博称,抢购页面上的“抢购”按钮形同虚设,因为按钮并没有经过post请求,而直接生成了“售罄”的页面,“所谓的按钮只不过是把抢购热情高涨的提示框显示出来罢了”。

  针对上述质疑,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关于网友对“抢购欺诈”问题存在误解,由于抢购人数众多,为了减轻服务器压力,保持购买过程顺畅,小米会对抢购流量进行分流,但不存在“欺诈”和“作弊”。

  对于被一贯指责“饥饿营销”,小米方面则保持了惯用的说辞:产能不足、“供不应求”,“卖电子产品和卖海鲜一样,没有人敢捂着不卖,因为行情变化太快,有货不出要冒着极大风险,而这种风险在整个消费电子行业中都没有人敢去承担。”

  无论此前的小米手机,还是小米电视,价格一直是打动消费者、燃起购买冲动的主要因素。从诞生那一刻起,小米走的就是“发烧+平民”的品牌路线,一时满足了无数“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追赶科技时尚潮流的朴素愿望,小米也得以与“年轻”“时尚”“叛逆”等概念相关联。再配上“挤牙膏”式的供货,“米粉”总在排队,饥饿营销得以“屡试不爽”。

  小米电视便宜吗?缺货因为“没米”?

  小米电视真的便宜吗?记者在一些电商网站看到,日韩品牌和国内电视品牌的同类尺寸电视,如不考虑智能模块和系统因素,47英寸的液晶电视卖2999元并没有到“石破天惊”的地步,一线品牌中价格相近的同档产品比比皆是。

  互联网电视的粉丝、广州市民王先生说,花两三百元买个互联网电视盒子,传统电视能达到与互联网电视同等的视听效果。最关键的是,一旦电视内置了智能系统,硬件升级的空间微乎其微,而外置的电视盒子则灵活多了,而且升级换代成本相对较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两三个月前还号称“顶配”的产品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是“大路货”了,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关元器件价格的一路跳水。

  记者从国内一些电视制造商处了解到,根据拆分计算,小米电视的硬件成本估计在两千多元,已接近其销售价格,按现在的元器件价格水平,每卖出一台小米电视,小米公司获利微薄。

  一位从业十多年的IT制造业资深经理分析,小米电视“产能不足”可能只是“托词”。电视和手机制造,在国内都早已有成熟的产业链和生产线。产能不足的实际是小米找不到足够数量、足够低价的液晶面板和元器件而已。要想获利,小米必须等到液晶面板和元器件价格降到更低才会大规模量产,这和此前的小米手机如出一辙。如果电视的零部件成本有明显的降低,那么其他品牌的产品也自然会降价,所以从小米的“期货模式”中,消费者很难占到真正的便宜。

  一路缺货——“玩”不好就是一个笑话

  有网民说:小米电视等新产品,如果保持现货,那么有可能成为改写行业历史的一段神话;如果总这么缺货下去,只会让科技界多一则笑话。

  近年来,国内一些IT厂商、互联网企业也不断尝试“饥饿营销”作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目前国内一些厂商把饥饿营销看成吸引眼球、娱乐大众的手段,只不过是希望在消费者心里建立一个期望值,让更多人关注和评价。“饥饿营销没有错,但是变成娱乐大众,对品牌或许就会带来负面效应。”

  市场营销机构古坦科技创始人石安向记者表示,饥饿营销在消费者中营造出品牌或产品高价值的现象,这在营销方式上无可厚非,但这需要建立在强大而且高美誉度的品牌基础上,运用过度反而会对品牌造成伤害。

  针对厂商们热衷的饥饿营销,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消协等第三方机构对厂商的承诺明示加以规定,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权益保护意识和判断能力,比如留存厂商承诺约定等。

  业内人士分析,包括小米在内的注重用户体验需求的国内互联网企业能够不断成长,挤破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价格的虚高泡沫,让国产科技品牌能在世界电子消费品“列强”中占得一席之地,本来也是消费者乐于见到的。但必须提醒,小米等国内科技企业必须正视自己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和商业盈利模式,让用户真正享受到实惠,而不是一再给用户“画饼充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网版权相关声明: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laoyufu99@163.com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联合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联 合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粤ICP备08015068号